010-61507559

北京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人物

人物

袁隆平:追逐禾下乘凉梦

发布时间:2023-10-29 12:45 人物 作者:张振中
2023年9月7日,是袁隆平院士93岁诞辰。在全国唯一一所以隆平命名的学校——江西省德安县隆平学校,初二学生正在诵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生物课本篇目,读到情深之处,热泪盈眶。  这样的生物教材因为袁隆平已经改了三版。在第三版教材中,内容“变化”让人泪目。教材中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直到2021年,他还坚持在水稻繁育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他将一生都奉献给...

2023年9月7日,是袁隆平院士93岁诞辰。在全国唯一一所以隆平命名的学校——江西省德安县隆平学校,初二学生正在诵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生物课本篇目,读到情深之处,热泪盈眶。

  这样的生物教材因为袁隆平已经改了三版。在第三版教材中,内容“变化”让人泪目。教材中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直到2021年,他还坚持在水稻繁育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

  “最后一段再也不会改版了。”很多网友说,每当看到这一段,没点开图就鼻子一酸。

  正如德安县隆平学校老师讲读课本所诠释的那样:他一辈子躬耕田野的成就,永远镌刻在这辽阔的大地上。

  91岁的袁隆平把一生都“交”给了杂交水稻。去世前一月在湘雅医院住院时,入院之初,他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说28℃。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水稻成熟有影响啊。”去世前两月,在三亚南繁基地,因腿脚不便、不能下田的他拿起显微镜,仔细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留给中国种业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在袁隆平梦牵魂绕的家乡——江西德安,今年十一期间,袁定贵正忙着准备秋收,接待来自德安、南昌的3000多名学生研学。袁定贵是袁隆平的堂侄子,作为当地科普教育基地的负责人,他和乡亲们用袁隆平赠送种子所种植的杂交稻丰收在望。如今德安5万亩超级稻中,一些示范稻田亩产突破1000公斤。

  在袁隆平工作生活了68年的湖南,衡南县清竹村双季稻超高产攻关基地,2023年,早稻平均亩产690.2公斤,实现4年连增,而且力争今年双季亩产再次突破1600公斤,袁隆平生前心心念念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有望再破纪录。

  在袁隆平读书求学11年的重庆,世界最高的水稻今年4月在重庆大足区试种成功。“巨型稻”的成功试种,让袁老生前的“禾下乘凉梦”,在他梦出发的地方照进现实。

  “待到稻花烂漫时,愿您禾下笑。”袁隆平的学生邓启云感泣着说:“我在梦里常梦见袁老师叫我‘邓八克’。”“邓八克”是袁隆平生前给邓启云起的绰号,这是一穗稻穗的重量,犹如一粒种子从生根到结穗,袁隆平的一生写满了与水稻相关的注脚。

先生,稻子熟了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

  2011年,80岁的袁隆平给长眠于湖南怀化市安江镇的慈母华静写了“一封信”《妈妈,稻子熟了》,文中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感动了无数人。

  安江农校,见证了杂交水稻的诞生、发展和推广,袁隆平在此为杂交水稻事业奋斗工作了37年。1953年,袁隆平被分配到安江农校,袁母陪他一同前往,并帮助儿子照料刚成立的小家庭。袁母在安江度过余生,直到1989年,华静逝世安葬于此。

  袁隆平说,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是母亲。“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如今,袁隆平先生已仙逝两年多。无数人用同样的方式给天堂里的先生“写信”:“先生,稻子熟了……我们想您了。”

  的确,“稻念”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

袁隆平生前在察看稻穗。

  2023年7月24日上午,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安江研究基地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安江农校纪念园揭牌成立。

  “袁隆平老师的精神品格,深深影响了我。”2015年,80后的王志强自愿来到安江农校工作,成了发源地杂交水稻团队最年轻的“追梦人”。播种、施肥、赶花,观察、记录、复选,分类、编号、登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组合了一次又一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王志强所在团队就有8个杂交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

  “先生,7年前您亲自来指导的基地丰收了,离您提出1200公斤的目标越来越近。”在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云南蒙自示范基地,基地项目负责人杨柳梅在稻田里兴奋地跳了起来,向天空抛稻穗向袁先生告慰。2023年9月13日,袁隆平生前选定的超级杂交稻云南个旧、蒙自两个百亩示范片进行了一季稻测产,平均亩产分别为1168公斤和1186公斤,再创大面积种植水稻的高产纪录。

  发展耐盐碱水稻,万亩荒滩变粮仓。“袁院士,向您‘稻’喜了!您牵挂的耐盐碱水稻产量打破纪录了。”2022年,袁隆平创新团队选育的耐盐碱水稻“龙稻21”,在黑龙江安达市先源乡八里岗村pH值为9.0的盐碱地上创造了奇迹,大面积示范亩产近500公斤。

  2012年至今,袁隆平创新团队与全国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中国耐盐碱水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00万亩,袁隆平孜孜以求在“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的梦想也正在变为现实。

种业,隆平来了

  2021年11月15日,在袁隆平追思会现场,还放着一把小提琴。

  在艰苦而又漫长的科研生涯中,拉小提琴便成了他工作之外的奢侈享受。2001年,年过七旬的袁隆平出席主题为“科学在中国”文艺晚会,有人提议让他拉小提琴。他便拉起了科学家李四光的作品《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歌词既唱出了育种科研事业的艰辛,更体现了袁隆平初心如磐的信念: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发生了严重饥荒。1950年,我国水稻平均亩产只有141公斤,谁来养活当时6亿人口?

  此前,国外有一些科学家已经在研究杂交水稻,但是,由于亲缘关系太近、种子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国外杂交水稻始终无法突破瓶颈限制,无法全面推广。国内也有多人在苦苦研究杂交水稻,如我国稻作科学的奠基人丁颖曾用人工办法给水稻“去雄”,但实际效果不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国内外研究杂交稻处于迷茫之际,袁隆平来了!

  1960年,袁隆平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为杂交水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这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此后,袁隆平十年如一日地“钻”进去进行田间实验和科学研究。

  但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三系”配套的努力,前八年都失败了。一直到1972年,也就是被视为研究突破口的“野败”发现两年后,还有人质疑甚至反对他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案。

  “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失败了就失败了。我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来再干就是了。”袁隆平说。

  有心人,天不负。1973年10月,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发表《利用“野败”选育“三系”进展》的论文,标志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成功。

  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杂交水稻也随着中美关系的升温拉开了国际化序幕。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来到中国,当时农业部将1.5千克种子赠送给了威尔其,试种增产率达33%,被威尔其惊奇地称为“东方魔稻”。同年12月,他带着对杂交水稻的浓厚兴趣,又来到北京,并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技术转让合同。

  作为合同约定的内容之一,1980年5月,袁隆平一行3人抵达加利福尼亚大学制种基地,袁隆平团队克服了杂交水稻在美国早熟、机械化制种等困难,让杂交稻产量比美国常规稻增产30%。

  梦想,离您近了

  “一粒种子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少时经历过战争与饥荒的袁隆平如此郑重地告诫人们。

  因为粮食短缺,中国曾经落后于人、受制于人。如今,中国靠着全球6%的淡水、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

  这都离不开袁隆平的贡献。他一直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随着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与应用,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3.04亿吨,到1990年达4.46亿吨,增长率高达46.7%。

  然而,偏见与讥讽却相伴而来。1994年9月,美国人莱斯特·布朗写成了一本书——《谁来养活中国人》,书本封面之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显得格外刺眼。作者妄言中国养活不了中国人。

  智者不惧流言,强者不怕考验。袁隆平清楚,行动是最好的反击。一年后的1995年8月,袁隆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实现了比同熟期三系杂交水稻多达5%~10%的增产。

  1996年,我国正式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克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单产纪录。

  中国杂交水稻的突破,让世界惊叹并开始奋力追赶。各国纷纷把目光放在超级稻的研究上,日本和一些国家的水稻研究所,都制定了关于超级稻的研究计划。

  然而,在袁隆平的领军研发下,这样的奇迹只出现在中国。2000年,超级杂交稻攻关第一期亩产700公斤;2018年,突破1100公斤……

  2021年1月29日,在病床上的袁隆平念念不忘他定下来的产量攻关目标。身体短暂好转时的袁隆平挥笔写下了牛年心愿:牛气冲天,亩产三千。不料,4个月之后,袁隆平却永远地离开了。

  “巨星已经陨落,但种子却已经在大地上发芽。”袁隆平团队,从未忘记过他许下的梦想。

  “禾下乘凉梦”圆梦可期。为了更好地传承,袁隆平工作多年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冲锋在前。“我们的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经常睡在单位,白加黑工作模式成为常态。中心主任唐文帮只要不出差,就赶往长沙春华基地察看水稻长势。”袁隆平的徒弟赵炳然说。

  赵炳然是湖南衡南超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点的主要组织人员之一,赵炳然和团队没有辜负袁隆平的期望。2021年10月份,清竹村示范基地亩产达到1603.9公斤,刷新世界纪录。

  2023年9月,唐文帮团队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卓两优1126”在云南红河州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1186公斤,再创世界大面积种植水稻的高产纪录,离袁隆平确立的一季稻亩产1200公斤又近了一步。

  许靖波团队创新集成的再生稻“六适三高”栽培技术体系入选湖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实现再生稻生产农艺与农机的有机结合,头季机收的直行压损率由原来的47%降至21%,大幅度提高了再生季的产量和效益。2022年,在湖南汨罗市示范的千亩再生稻周年亩产达到1304.3公斤,创湖南最高纪录。

  “高产还要优质!”袁隆平生前牵挂于心的镉低积累水稻育种研究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3年,李莉团队成功选育出低镉品种“西子3号”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初审,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初审的低镉品种。

另一个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实现也越来越近。

  马达加斯加曾长期遭遇数百万人的粮食危机。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在马达加斯加推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每公顷水稻产量从3吨提高到10吨。

  在马达加斯加,当地农民亲切地称呼杂交水稻为“擦拉贝”。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军解释说,在马达加斯加,“擦拉贝”意思是“最好的东西”。马达加斯加政府把杂交水稻印在了最大面额的货币上,以此来纪念袁隆平为马达加斯加作出的杰出贡献。

  如今,在非洲有16个国家种上了中国的杂交水稻。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按袁隆平生前估算,如果海外种植面积达到总面积一半,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口。

  从中国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这位一生逐梦不停步的老人,一稻济天下、苍生谋稻粱。

  一次活动上,主持人问袁隆平:“您是不是害怕,有一天饥荒再次来临。”袁隆平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可能了!”

  的确,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与大面积应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对“谁来养活中国”疑问的最好回答。

亲情,此生圆了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付出。

  有一种亲情叫此生圆了。没有亲情的种子,事业的火种无法燎原。

  袁隆平的逝世对国家来说少了一位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而对他的家人来说,尤其对他相濡以沫的妻子来说,更是锥心之痛。

  “红莓花儿开在野外小河旁,一位年轻的姑娘使我日夜想。”这首歌叫作《红梅花》,是袁老生前最爱的歌。袁隆平的儿子袁定江告诉农民日报记者,每逢父亲忌日,母亲邓则带着亲人去悼念他,亲人们暂时抛却忧伤,唱着袁老最爱的歌。

歌如其声,唱出了袁隆平与邓则57年的“种业之恋”。

  1960年7月,袁隆平一心扑在了杂交水稻的人工培育上,殊不知在安江农校的邓则十分仰慕他。婚后的袁隆平夫妇一头扎进了稻田,农业的科研不同于其他领域,田野就是他们的实验室。

  1964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在安江农校附近的稻田里,为了找到六株天然的雄性水稻来培育,夫妻俩弯着腰在稻田里一株一株地挑选。冒着40℃的高温,两人踩着泥泞,小腿上划了一个个的伤口……

  夫唱妇随成大业。1965年,袁隆平通过人工授粉培育出世界上第一粒人工杂交水稻种子。

  20世纪60年代末期,袁隆平被调到了湖南省农科院工作。而邓则带着孩子留在了黔阳,默默地支持着丈夫,这一分居就是20多年。百善孝为先,邓则又把孩子的奶奶和外婆接到了身边。十多年的时间里,照顾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和两个近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构成了邓则生活的全部,她扛着家庭的重担默默支持着袁隆平。

  相濡以沫方得始终。1981年,邓则患病。虽然病愈回家,但袁隆平仍担心妻子的安全。家里安装上了煤气热水器,每次邓则洗澡,袁隆平在外面都会大喊她的名字,每隔一会,就要喊几次。作为丈夫,袁隆平担心妻子煤气中毒,每次喊她,确认她是安全的,他才放心。

  在梦想的延续上,更让袁隆平放心的是他的三个儿子。如何在金色的田野上完成父亲的遗愿,这是袁家三子共同的心愿。

  “父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研究与推广。他的两个未竟的梦想虽然还在实现之中,但是他的事业有人在传承。”2022年5月20日,在袁隆平逝世周年纪念会上,袁隆平的次子袁定江表示,父亲的梦想有人在接力。

  袁定安是袁隆平的长子,作为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致力于“中国种业走出去”。如今,袁氏种业结合各个国家的需求,进行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为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袁氏种业在非洲地区累计推广8万公顷,为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1年6月18日,距离袁隆平逝世将近一个月,袁隆平的小儿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接力父亲梦想,来到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发布了“袁梦计划”二期:将在“十四五”期间在内蒙古兴安盟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水稻20万亩,帮助当地水稻种植户实现收入翻番。

  “父亲的逝世是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但‘袁梦计划’没有因此终止。父亲用一生研究杂交水稻,我们会继续为他圆梦。”袁定阳说。

  2023年5月24日,“袁梦计划”4.0在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正式启动,力争“十四五”期间在兴安盟全盟示范推广优质水稻30万亩至50万亩、旱作水稻20万亩、耐盐碱水稻20万亩、建成种源基地10万亩,让科研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这是一个“水稻之子”接续“水稻之父”的梦想:做强种业“芯片”、端牢“中国饭碗”,这样的梦想在新时代的激越之下越来越清晰。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对本文亦有贡献)